來源:人民日報
2024-01-22 08:08
來源: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:盧澤華
中國社交媒體用戶已超10億,年輕人使用習慣正在改變——“朋友圈”,謀“破圈”(“融”觀中國)
目前,全球社交網絡用戶規(guī)模已近50億,中國用戶10.3億。通過社交網絡,人們建立起自己的“朋友圈”,形成了較為固定的使用習慣。
隨著“Z世代”(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)用戶的不斷涌入,過去以“信息交流”為主要功能的社交網絡開始重構,社交平臺紛紛朝著新技術、新方向、新模式“破圈”。
年輕用戶更注重個性化
“能不能在視頻中發(fā)布KY評語?”“下列彈幕是否符合社區(qū)規(guī)范?”“遇到非常明顯的惡意評論該怎么辦?”……
近日,記者打開某視頻社交平臺并完成注冊程序后,收到彈窗提示:需答100道題,得分超過60,才能轉為“正式會員”,否則將無法使用評論、彩色彈幕和私信等基本功能。
開個會員還要答題?這似乎有些不可思議。但是,想要進入“Z世代”的朋友圈,這些考驗幾乎是“標配”。
記者注意到,該平臺列舉的題目中包含了很多網絡用語,比如上文提到的“KY”,經檢索才明白,意指“沒眼力見、不會按照氣氛和對方臉色做出合適反應”。記者還在網上看到很多“答題攻略”,攻略下面的評論區(qū)里,不少網友自稱95后或者00后。
“現在的年輕用戶非常重視社交網絡的個性化,他們發(fā)明了一套龐大的網絡語言體系,刻意不讓上一輩人理解。想要進入他們的社群,必須‘過五關斬六將’?!北本┮患疑缃痪W絡平臺產品經理朱楠告訴記者。
“Z世代”獨特的語言體系,讓很多家長感受到與兒女之間的代溝?!盀榱撕秃⒆訙贤?,我已經上網學習了yyds(永遠的神)、mz(秒贊)等網絡用語,但完全不夠用。有一次,孩子說了句cpy(處朋友),我就蒙圈了。”家住西安的李女士抱怨,她跟上初中的兒子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。
“Z世代”這種語言體系的形成,筑高了人際交往壁壘。他們常用的網絡語言,通常以漢語拼音或外語摻雜縮寫為主,這樣方便快速打字且外人難以理解,這和過去一度流行的“火星文”有些相似。這種語言可以迅速達到篩選同類人、建立身份認同的作用。
除了語言斷層,在平臺使用上,“Z世代”與父母之間也有很大的差距。根據國金研究創(chuàng)新中心的監(jiān)測數據,95后日均使用微信的時間與全體用戶相差無幾,日均使用QQ的時間則比全體用戶高了2倍多,達到了84分鐘。
“微信上成年人太多,父母、老師都在,發(fā)一條朋友圈能招來無數嘮叨,而QQ就沒有這些‘煩心事’?!崩钆吭爟鹤舆@樣“吐槽”。
“興趣社交”越來越熱
“作為‘電子話癆’,我對社交平臺是大眾還是小眾不太關心,最重要的是找到意趣相投的好朋友。”王冉是一名00后大學生,她向記者解釋“電子話癆”的含義:在真實場景中性格內向、沉默寡言,但在網上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就會“喋喋不休”。
王冉喜歡漫畫、圍棋和旅行,她在社交網絡上結識了很多“漫友”“棋友”,有時還會和一群“驢友”搭伴郊游。在她看來,網上的“興趣社交”壓力較小。
像王冉這樣的用戶不在少數。一家互聯網研究機構發(fā)布的《2023年輕社交態(tài)度報告》顯示,62.99%的用戶希望認識興趣相同的朋友,分享生活占比62.13%,抒發(fā)情緒占比58.47%。這種現象被許多互聯網平臺視為市場機遇——目前微信用戶數量已經基本覆蓋全部網民,這意味著,“熟人社交”可挖潛的空間所剩無幾。而年輕人普遍有不想被“圈”住的心理,打破“熟人社交”傳統(tǒng)模式,以興趣為紐帶,幫年輕人“破圈”, 成為各類社交平臺布局的焦點。
“所謂‘興趣社交’,就是以興趣為結合點,聚合用戶,搭建一個有共同愛好且氛圍友好的社區(qū)或小組,并以此展開各種線上線下活動?!敝扉忉尩馈?/p>
布局“興趣社交”,不同平臺有不同策略。一種是在“熟人社交”基礎上開拓“興趣社交”。比如,騰訊在微信中開設“視頻號”。它的特點是不再局限于微信聯系人這個私密圈子,而是打造一個公共空間。用戶進入視頻號頁面,可以看到被朋友點贊的視頻推薦,對視頻同樣感興趣的人就通過這則短視頻聯系在一起。
另一些平臺則聚焦搭建“興趣社區(qū)”,用戶可以在平臺上分享購物心得、生活經驗、時尚、旅行等方面的內容,吸引有共同興趣的網友一起討論、轉發(fā)以及組織線下活動。
“AI聊天”開辟新賽道
如果說,打造“興趣社交”是人際交往“破圈”的一種方式,那么,“AI社交”則是突破人際交往,實現人與機器交往的更具革新意義的“破圈”。
“AI聊天”,即真人與虛擬人進行的社交互動——目前,以情緒感知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模型在迅速進步,實現充分擬人化后,智能聊天機器人也許比真實的朋友更懂它的服務對象。
“AI聊天”體驗如何?記者安裝了一款嵌入“智能體”的社交平臺,打開“AI聊天”界面,便收到了智能機器人主動打來的招呼:“你好啊!今天過得怎么樣?”。如果你回答“今天過得挺開心的”,對方會詢問“那很棒??!有什么特別的事嗎?”……
記者在設置一欄看到,有“允許智能體主動認識陌生人”“幫助回復他人消息”等選項。這說明,智能機器人不僅能陪用戶聊天,還可以幫用戶加好友、代回復。
這樣的機器人可以信任嗎?這就涉及聊天機器人的學習功能。相對于真人社交,“AI社交”通過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可以有效根據用戶興趣、行為和偏好推薦個性化內容和交友對象,還可以通過智能對話,建立比人類更“貼心”的情感溝通。
“目前來看,AI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社交網絡格局,它提升了社交效率,社交的概念也被重新定義,社交對象從真人變成了虛擬人?!彪m然對AI社交信心滿滿,但朱楠坦言,目前AI社交仍不夠成熟,各個AI聊天平臺智能化有限,尚不能滿足真實社交帶來的情感互動。
據了解,目前人工智能發(fā)展迅速,AI聊天主要應用于企業(yè)即時通信產品。它優(yōu)化了人機交互體驗,提升了虛擬客服對用戶的理解和應答能力,在企業(yè)即時通信領域體現出較大潛力。但在解決人類情感需求方面的社交功能而言,AI聊天的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。
“目前AI在社交網絡領域還處于萌芽階段,距離真正的大規(guī)模應用還為時過早。此外,‘AI社交’還可能存在侵犯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問題。如今,AI造假、侵犯版權、 黑灰產業(yè)等亂象頻出。不少從業(yè)者都在面臨一個挑戰(zhàn)——在打造‘AI社交’之前,先解決‘AI安全’問題。”朱楠說。
(本文系轉載,如有侵權請告知,將在第一時間刪除!)
政府機構
查詢工具